《棋士》:异类的反戈
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08:21    点击次数:51

在我以往的印象中,凡是添加了弈棋元素的影视作品,因为有人设、背景等高概念的加持,常能在不声不响间引人入胜。

如阿城小说改编的《棋王》(1991),是个体对反智蒙昧与利欲熏心的左冲右突;

如茨威格小说改编的《象棋的故事》(2021),是于自由意志而言,精神禁锢比肉身湮灭更具摧毁性;

如沃尔特·特维斯小说改编的《后翼弃兵》(2020),是孤独向前的天才如何横穿性别歧视和意识形态的铁幕。

如今这部由韩三平、王宝强监制,王宝强、陈明昊主演的《棋士》亦是如此。它别出心裁的悬疑色彩,不仅来自本格派推理的字斟句酌,更蕴含了社会派推理的大象无形。

大成若缺

曹雪芹有句名言:“世事洞明皆学问,人情练达即文章。”

中国历来是一个人情社会,对个体而言,与其会做事,不如会做人。一个“不会来事儿”的人,很难获得旁人的好评。

然而在《棋士》中,王宝强饰演的围棋老师崔业,毫无人情练达,他唯一的凭借正是世事洞明。

那句“遇人则慢,遇事则快”的八字箴言,不仅是编剧此番的叙事策略,也是剧中角色的真实镜照——虽不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,但在常人束手无策的紧要关头,却能凭借自身禀赋为人之所不能。

换句话说,主人公在人际关系上的短板特别短,但在头脑思维上的长板又特别长,正是凭借这一长板,他得以逢山开路,遇水搭桥。

在那场突如其来的信用社抢劫案中,沦为人质的崔业在情急之下,只得协助罪犯先行脱身,他出谋划策时的细心、镇静与缜密,均体现了围棋高手的人格特质。也正是凭借着对周围环境的观察与应对问题的习性,崔业得以带领劫匪逃出生天,得以布局骗过布防者的眼线,得以在众目睽睽之下瞒天过海,李代桃僵。

对于《棋士》里的崔业而言,他的大局观、决策力与深谋远虑,让他显得像一个“城曲深藏此布衣”式的天才。事实上,他对于“落子无悔”的果决,对于“满盘皆输”的提防,对于“世事如棋”的敬畏,都是经年累月形成的,他在危机面前轻车熟路的反应机制,来自时间的长期锻造。

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